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 2017/745)自2021年5月全面实施,取代了原有的医疗器械指令(MDD 93/42/EEC),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该法规要求医疗器械制造商必须证明其产品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次性储雾式雾化器作为医疗器械,申请CE认证必须遵循MDR法规。
一次性储雾式雾化器根据风险等级通常被分类为IIa类(中低风险)或IIb类(中高风险),具体取决于其设计复杂度、使用场景及潜在风险。例如,基础型一次性储雾式雾化器通过压缩空气或超声波技术将药物转化为气溶胶,适用于常规呼吸道疾病治疗,可能归为IIa类;而具备智能控制、精准剂量调节或特殊药物适配功能的雾化器,因涉及更高风险,需归为IIb类。产品分类直接影响认证流程的复杂度,IIb类设备需通过公告机构深度审核,而IIa类设备在符合条件下可由制造商自行声明合规性。
技术文件是CE认证的核心,需全面覆盖产品的设计、生产、测试及风险管控信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内容要求:详细说明产品的使用方法、功能、安全注意事项等,需包含欧盟官方语言版本(如英语、德语),确保用户正确使用。
具体内容:涵盖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结构组成、预期用途(如“配合药物对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吸入治疗”)、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需符合MDR法规对说明书的格式要求。
设计图纸:直观展示产品的结构和外观。
材料清单:明确产品各组件所使用的材料,如雾化杯采用聚丙烯制作,导管、面罩采用聚氯乙烯制作。
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描述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步骤和工艺要求。
雾化效率测试:证明设备能将药液转化为5μm以下颗粒的比例≥60%,确保药物有效沉积于肺部。
电气安全测试(如有源设备):需提供符合IEC 60601-1标准的漏电流、绝缘强度测试报告。
机械稳定性测试:包括跌落测试、振动测试,验证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生物相容性测试:提供面罩、咬嘴等接触部件的细胞毒性、致敏性及皮肤刺激性测试报告,确保材料无害性。
依据标准:ISO 14971标准。
内容要求: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并说明控制措施。例如,优化雾化芯的设计以防止药液泄漏,调整参数以确保雾化颗粒大小合适。
IIa类设备:若已有充分的临床文献支持,可基于现有文献进行评估。
IIb类设备:需提供临床试验数据,例如统计使用该雾化器治疗哮喘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
内容要求:说明产品上市后的监测、不良事件处理等措施。例如,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反馈。
建立并实施符合ISO 13485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相关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内容要求:明确质量方针、目标及实现措施,覆盖产品设计、采购、生产、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流程。
内容要求: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记录及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原材料检验报告:记录批次、检验项目及结果,确保原材料质量。
成品检验报告:记录性能测试、外观检查及包装验证结果,确保批次一致性。
产品标签:必须包含CE标志、制造商信息、产品标识、用途等信息,且CE标志需标注公告机构编号(如CE 0123),要在欧盟数据库EUDAMED注册。
用户手册:应包含操作指南、安全警示、维护建议等内容。操作指南详细说明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储雾式雾化器,包括组装、使用药物的方法等;安全警示提醒使用者注意可能存在的风险,如避免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等;维护建议指导使用者如何清洁和保养产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营业执照:需包含医疗器械生产或销售范围,且在有效期内。
生产许可证(如适用):若企业自行生产,需提供生产许可证。
委托生产协议(如适用):明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权责,确保生产环节合规。
欧盟授权代表(欧代)授权书:若制造商不在欧盟境内,需指定欧代负责合规事务,授权书需包含欧代名称、地址及职责范围。
内容要求: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声明产品符合MDR法规及适用协调标准要求。内容需明确认证模式(如公告机构审核)、产品分类、UDI信息及签署日期。
附加要求:IIb类器械需提交与公告机构的审核合同及型式检验报告,证明产品通过深度审核(包括技术文件审核、质量体系审核及现场审核)。
标准要求:产品需经环氧乙烷或辐照灭菌,出厂时环氧乙烷残留量≤10μg/g,确保无热原。
测试要求:提供灭菌验证报告,证明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标准要求:产品的面罩、导管等部件需采用医用级材料(如PVC、PP),并提供化学成分分析报告,避免有害物质析出(如符合REACH法规)。
测试要求:提供材料生物相容性测试报告,确保无细胞毒性、致敏性及皮肤刺激性。
连接牢固性:产品各组件间的连接应牢固,能承受15N静态拉力不脱落。
面罩及咬嘴安全性:面罩及咬嘴需通过皮肤刺激性测试,细胞毒性≤1级(轻微毒性)。
功能安全性:雾化颗粒直径需稳定在1-5μm范围内,确保药物有效输送至下呼吸道。
确定产品分类:根据设计、用途和风险等级确定产品分类(IIa类或IIb类)。
准备技术文件:编制全面的技术文档,包括产品说明书、设计和制造信息、测试报告、风险管理报告、临床评价报告和上市后监督计划。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ISO 13485标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包括文件控制、过程监控、内部审核和纠正措施等方面。
选择认证机构:研究和选择合适的合格评定机构(通常是欧盟的通知机构,即Notified Body),根据产品的分类和复杂性进行有效沟通。
提交申请并审核:将准备好的技术文档提交给选定的合格评定机构,进行审核。审核过程包括对技术文件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可能包括文件评审、现场审核和产品测试。
颁发证书与CE标记:审核通过后,合格评定机构将颁发CE合格证书。此时,可以在产品上标注CE标记,表示产品符合欧盟法规。
上市后监督:继续监控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收集用户反馈和不良事件报告,确保持续符合相关规定。保留所有相关文档和记录,以备将来审查和市场监督的需要。
| 成立日期 | 2020年01月09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陈影君 | ||
| 注册资本 | 500 | ||
| 主营产品 | 临床试验、CE-MDR&IVDR、NMPA、FDA 510K、MDL等。 | ||
| 经营范围 |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认证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室内环境检测;认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电子认证服务; | ||
| 公司简介 | 国瑞中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瑞中安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为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产品企业提供全球市场准入法规注册咨询、临床试验研究和检验检测辅导等综合技术的CRO。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已经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及专业的本地化团队。作为一家专业的综合性CRO,我们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国内外临床试验、法规注册咨询(中国NMPA、俄罗斯RZN、欧盟CE-MDR&IVDR、美国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