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排放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报办理指南
以下是关于碳排放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申报办理指南的详细说明,结合当前政策与企业实际操作流程整理而成,旨在帮助企业系统化完成认证申报工作。
---
## 一、认证目的与意义
- 提升企业绿色形象获得认证,增强品牌在招投标、供应链合作中的竞争力。
- 满足政策与客户要求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符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国际客户对碳管理的合规性要求。
- 推动内部管理升级建立科学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MRV)机制,实现持续减排优化。
---

## 二、适用标准与依据
企业可选择以下主流标准之一进行认证:
1. ISO 14064 系列标准
- ISO 14064-1: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的量化与报告;
- ISO 14064-2:项目层面温室气体减排量的监测与报告;
- ISO 14064-3:温室气体声明的审定与核查。
2. 国家标准 GB/T 32150-2023《碳排放管理体系要求》
- 国内通用,强调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覆盖全流程管理。
---
## 三、申报条件
(一)组织条件
-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如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
- 依法经营,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或被责令停业整顿。
(二)人员条件
- 设立碳管理负责人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团队;
- 关键岗位人员应接受过“碳排放管理员”等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具备核算、监测与报告能力。
(三)体系文件条件
- 已制定并实施以下文件:
- 《碳排放管理手册》
- 程序文件(如数据收集、内部审核、异常处理流程)
- 作业指导书与记录表单
- 建立碳排放识别、量化、报告、核查及内部审计制度。

(四)运行条件
- 体系已实际运行不少于3个月;
- 若为控排企业或已通过环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可缩短至1个月以上;
- 有完整的碳排放数据台账和内部审核记录。
---
## 四、办理流程(分步详解)
✅ 第一步:前期准备
1. 明确认证目标
- 明确用途:用于招投标?绿色金融?还是国际供应链准入?
- 确定认证范围:组织边界(如集团总部、生产基地)、排放范围(范围一、二、三)。
2. 组建工作组
- 成立跨部门碳管理工作组,涵盖生产、能源、环保、IT、财务等部门;
- 指定专人负责协调与对接。

✅ 第二步:体系建设
1. 编制体系文件
- 参照GB/T 32150或ISO 14064要求,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 编写《碳排放监测计划》,明确数据来源、采集频率、责任人。
2. 开展碳盘查
- 识别排放源(固定燃烧、移动源、外购电力/热力、供应链运输等);
- 使用专业工具(如GHG Protocol、企业ERP系统集成)进行排放量核算。
✅ 第三步:数据系统建设与培训
1. 建设监测系统
- 安装智能电表、流量计、DCS系统等,实现能耗数据自动采集;
- 建立数据库或碳管理平台,确保数据可追溯、防篡改。
2. 组织全员培训
- 开展碳管理政策、核算方法、系统操作等培训;
- 保留培训记录,作为认证材料提交。
✅ 第四步:内部审核与改进
1. 开展内审
- 按照体系文件执行内部审核,检查数据准确性、流程合规性;
- 形成《内部审核报告》,提出整改项。
2. 完成整改
- 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验证效果;
- 更新相关文件与记录。
✅ 第五步:选择认证机构并提交申请
1. 选择机构
- 选择经国家认监委(CNCA)批准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如: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
- 核查其资质范围是否包含“碳排放管理体系”。
2. 准备材料清单
| 材料名称 | 内容说明 |
| ------ |------ |
| 营业执照复印件 | 加盖公章 |
| 法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 | 授权代表签字 |
| 组织结构图 | 标注碳管理部门 |
| 碳排放管理制度文件 | 含监测、统计、报告制度 |
| Zui近一期碳排放数据报表 | 包括范围1、2,必要时含范围3 |
| 排放源识别与量化说明 | 核算方法、依据标准 |
| 内部培训记录 | 培训时间、内容、参与人员 |
| 内部审核报告与整改记录 | 体现持续改进 |
| 申请表与委托书 | 认证机构提供模板 |
3. 提交申请 & 签订合同
- 向认证机构提交材料;
- 审核通过后签订服务合同,明确费用、时间安排。
✅ 第六步:现场审核
1. 审核阶段
- 第一阶段:文件评审(3–5个工作日)
审查体系文件完整性、合规性。
- 第二阶段:现场审核(5–15天,视规模而定)
审核员实地核查:
- 数据采集设备运行情况
- 原始记录与台账一致性
- 人员访谈、流程执行情况
- 排放边界的合理性
2. 不符合项整改
- 针对问题开具“不符合项报告”;
- 企业需在30日内完成整改并提交证据。
✅ 第七步:认证决定与发证
- 认证机构技术委员会终审(5–7个工作日);
- 审核通过后,颁发碳排放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证书信息可在国家认证认可信息平台查询,全国有效。
---
## 五、后续管理与监督
| 证书有效期| 一般为3年 |
| 年度监督审核| 每年一次,检查体系持续有效性 |
| 换证复评| 到期前重新申请,进行全面评审 |
| 重大变更申报| 如组织结构调整、产能扩增等,需及时报备 |
---
## 六、办理周期与费用参考
| 准备阶段 | 1–2个月(含体系搭建、运行) |
| 提交申请至初审 | 1周左右 |
| 现场审核 | 1–2天(视企业复杂度) |
| 发证周期 | 审核通过后4-5天左右 |
| 初次认证费用| 视企业规模而定,具体咨询机构 |
| 年度监督审核费| 具体咨询机构 |
---
## 七、关键成功要素(建议)
1. 高层重视将碳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由管理层牵头推动;
2. 数据真实准确杜绝“纸面碳中和”,确保监测数据可验证;
3. 边界合理设定采用“控制权法”或“股权比例法”,聚焦主要排放源;
4. 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内审、管理评审不断优化体系;
5. 利用数字化工具引入碳管理软件平台,提升效率与透明度。
---
## 八、常见问题解答(FAQ)
Q:中小企业也可以申请吗?
A:可以。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具备法人资格且体系运行达标即可申请。
Q:已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可简化流程?
A:是的。部分要素可复用(如内审、文件控制),运行时间要求可缩短至1个月以上。
Q:证书可用于哪些场景?
A:可用于、绿色信贷、ESG披露、碳交易市场、出口产品碳足迹声明等。
---
## 九、
碳排放管理体系认证不仅是合规需要,更是企业迈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建设与认证,企业不仅能降低环境风险,还可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占“双碳”时代发展先机。
| 成立日期 | 2021年01月14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陈志慧 | ||
| 主营产品 | 企业资质证书,ISO三体系认证证书,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售后服务认证证书,企业信用等级证书,荣誉证书等等 | ||
| 经营范围 | 一般经营项目是: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商务咨询、展览展示策划;商标代理服务;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形象策划服务;市场营销策划服务。许可经营项目是:无 | ||
| 公司简介 | 深圳华谊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企业品牌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企业管理信息咨询、资质认证咨询、ISO认证、十环认证、广东省着名商标、优良商标、企业AAA信用等级证书、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商标代理、央视展播品牌、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认定、创新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无偿专项补贴资金申报技术顾问服务的专业公司。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多年来承蒙广大客户的厚爱。我公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