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由马来西亚医疗器械管理局(Medical Device Authority,简称MDA)负责。MDA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器械的注册、许可、标准和质量要求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在马来西亚销售的医疗器械必须进行注册,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号,以确保其符合当地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标准。这一注册体系为医疗器械在马来西亚市场的合法流通和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维护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带涂层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是一种无源手术器械,主要用于内窥镜下进行活体组织取样。其特点在于钳头表面涂有特殊涂层,这种涂层能够提高钳头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取样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医生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内窥镜清晰观察到患者体内的组织,并借助该器械稳定地夹取需要取样的组织,有效减少误伤和损伤的风险。该器械操作简便,为医疗工作带来了便利。
根据马来西亚医疗器械法规,医疗器械分为A、B、C、D四类,风险程度依次递增。带涂层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的风险等级需依据其具体特性来确定。例如,若产品的设计、使用方式或预期用途存在较高风险,可能被归为C类或D类。不同类别在注册要求和流程上存在明显差异,高风险类别产品需要更严格的技术评估和更多详细的数据支持,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提交申请前,制造商需精心准备一系列文件。技术文件方面,要包含详细的产品描述,涵盖产品的材质、尺寸、结构等信息;设计图纸需清晰展示产品的外观和内部构造;性能测试报告要证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如抗拉伸强度等指标;风险分析报告需依据ISO 14971标准,全面评估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还需提供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以确保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质量可控。要正确分类产品,明确其所属类别,因为不同类别产品的审核要求和时间不同。部分产品还需提供临床数据,以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阶段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制造商的准备效率,一般建议至少留出1—2周时间,确保文件完整准确,避免因文件问题导致后续审核延误。
提交申请后,MDA会在2—4周内完成初步审核。此阶段主要检查申请材料是否完整,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若材料不完整或存在格式问题,MDA会通知制造商补充或修正。例如,若产品技术文件中缺少关键的性能参数,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按照规定格式编写,都可能在这一阶段被退回要求整改。制造商需及时响应,否则可能导致审核进程延长。
一旦初步审核通过,MDA将开展深入审核,此阶段通常需要3—12个月时间。MDA会全面评估技术文件、临床数据等相关材料,对产品规格、性能特征、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进行细致审查。对于带涂层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这类可能属于较高风险类别的产品,审核过程可能更为严格,需要提供更多详细的技术和临床数据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要证明涂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产品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对于高风险医疗器械,如部分带涂层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MDA可能会安排现场检查。现场检查通常在深入审核之后进行,具体时间根据MDA的安排而定。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等,目的是验证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能力是否与申请材料相符。例如,检查生产车间的环境是否符合无菌要求,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质量控制流程是否严格执行等。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制造商需及时整改,否则可能导致注册申请被否决。
综合技术评估、现场审核结果及临床数据,MDA作出批准或拒绝决定。若申请通过审核并符合要求,MDA将颁发注册证书,证书有效期通常为五年。注册证书是产品在马来西亚市场合法销售和使用的重要凭证。
从提交申请到获得注册证书,带涂层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申请马来西亚MDA医疗器械注册的总审批时间通常为6—12个月,甚至更长。具体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品类别是重要因素之一,高风险类别产品审核更严格,时间可能更长;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至关重要,不完整或错误的材料会导致审批延误;MDA审核的工作负载同样会影响审批时间,若审核工作繁忙,注册申请可能需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得到处理。
高风险产品(如可能归为C类或D类的带涂层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活体取样钳)需要经过更严格的技术评估和更多详细的数据支持,注册周期通常较长。例如,可能需要提供全面的临床评估报告,以证明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若申请材料不完整或存在错误,MDA会要求补充或修正,这将导致审批时间延长。例如,技术文件中缺少关键的性能测试数据,或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存在漏洞,都可能引发补正要求。
MDA的审核工作负载会影响审批时间。在高峰期,如每年下半年,MDA可能面临大量注册申请,导致处理时间延长。此时,制造商的注册申请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得到处理。
对于高风险产品,若MDA决定进行现场审核,将延长注册周期。现场审核需要安排时间对生产设施、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实地检查,以确保与申请材料一致。
制造商应提前准备所有必要的文件和资料,确保其准确、完整。在准备过程中,可参考MDA发布的指南和要求,或咨询专业机构,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审核延误。例如,详细了解技术文件的编写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保文件符合MDA的标准。
在注册过程中,制造商应与MDA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审核进度和要求,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若MDA对某些文件提出疑问,制造商应迅速提供详细解释或补充材料,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审批延误。
马来西亚的医疗器械法规可能会发生变化,制造商应及时关注这些变化,确保申请符合Zui新要求。例如,新的法规可能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或注册流程做出调整,制造商需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申请策略。
2025年7月30日起,马来西亚MDA与中国NMPA启动医疗器械监管互认计划。已通过中国NMPA认证的产品,可申请MDA指定CAB机构审核,审核通过后30个工作日内核发注册证(原周期9—12个月)。制造商可充分利用这一计划,缩短注册周期。例如,某中国品牌4K荧光腹腔镜利用互认计划,注册周期缩短至45天。
| 成立日期 | 2020年01月09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陈影君 | ||
| 注册资本 | 500 | ||
| 主营产品 | 临床试验、CE-MDR&IVDR、NMPA、FDA 510K、MDL等。 | ||
| 经营范围 |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认证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室内环境检测;认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电子认证服务; | ||
| 公司简介 | 国瑞中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瑞中安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为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产品企业提供全球市场准入法规注册咨询、临床试验研究和检验检测辅导等综合技术的CRO。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已经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及专业的本地化团队。作为一家专业的综合性CRO,我们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国内外临床试验、法规注册咨询(中国NMPA、俄罗斯RZN、欧盟CE-MDR&IVDR、美国F ... | ||









